首页 产业新闻 制造业如何拥抱AI?亚马逊云科技田锋指出关键点

制造业如何拥抱AI?亚马逊云科技田锋指出关键点

产业新闻 2

    9月30日消息,Gartner预测,到2029年,中国60%的企业将把AI融入其主要产品和服务中,制造业作为中国的关键行业,正经历一个关键的经济转型期,AI是这一新型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

    近期,2025亚马逊云科技中国智能制造、高科技及消费电子峰会在长沙举办,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行业集群总经理田锋发表主题演讲并接受媒体采访。

    他指出,在制造业拥抱AI智能化的过程中,与游戏、金融等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制造业、家电和消费电子等行业拥有具体的、可感的产品形态,这使得产品力和品牌力成为企业在实现智能化升级的关键。与此同时,“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全链条的精益运营也是制造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个维度助力制造企业拥抱AI

    亚马逊云科技已经服务了数量众多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例如,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先行者,TCL实业借助亚马逊云科技广泛覆盖的基础设施及其全球一致的技术架构,简化了海外市场的拓展难度;安克创新选择亚马逊云科技生成式AI技术,全面赋能其内部研发、营销服务、AI能力平台的智能化升级,提升运营效率;涂鸦智能基于亚马逊云科技Amazon Bedrock上搭载的模型,在针对智慧领域云开发者平台以及技术产研等关键场景打造生成式AI解决方案,极大提升了开发者效率和终端消费者体验等等。

    “亚马逊云科技在制造领域拥有专门行业专家和专业服务团队,且拥有多年来通过数字化赋能制造业客户的经验。在复盘、总结这些成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将这些宝贵经验,按照客户所关心的业务领域总结,沉淀成为我们团队服务这个行业的知识库。”田锋表示,亚马逊云科技在助力制造业智能化的过程中,通过“产品力、品牌力、精益运营”这三个维度解决客户实际问题。

    对于这三个维度,田锋进一步阐述道,在AI时代,产品力的构成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AI无疑可以激发新的市场机会,那么应该如何利用AI的能力获得产品力的提升,从而实现产品创新,是每家追求商业革新的企业都在思考的议题。同时,AI可以重塑研发团队协作方式,大幅提高研发效率,从而赋能企业快速更新迭代,打造产品创新的护城河。

    产品力升级是一方面,还需要投向市场接受客户验证,如何在面向客户的销售与服务环节打造企业的品牌力,也是亚马逊云科技与客户一起探索和实践的重点领域。

    此外,无论是在工业制造还是家电、消费类电子行业,在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等环节蕴藏着通过技术改善运营效率、降本增效的空间。因此,亚马逊云科技与客户共同探索精益制造的智能解决方案,通过AI赋能精益经营,实现从内生创新到外化输出的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智能化三大关键

    在谈及AI具体落地到制造业企业的“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产业链中时,田锋向TechWeb指出,制造业企业客户往往关注三大关键问题:

    第一,是企业数据的使用。

    在田锋看来,制造业相对于其他行业,其专业化程度非常高。这使得制造业通常面临OT(运营技术)和IT(信息技术)的融合上的挑战。实际上,从OT到IT再到AI,最关键的基础是数据,企业能否更好地驾驭AI关键在于数据基础。

    事实上,在Gartner发布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十大趋势中就提到,随着AI模型日益标准化、普及化,真正的差异化竞争将取决于企业能否高效利用自身数据,持续提升AI的表现。这一优势的核心在于企业对自身数据生态系统的整合能力。

    田锋强调,这是亚马逊云科技一直强调的:在AI时代更好地驾驭AI能力,首先要打牢数据基础。亚马逊云科技目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重点是围绕自身的云能力组合和AI能力组合,帮助客户解决数据问题。

    第二,AI人才。

    田锋表示,在AI这个新时代,数据工程师、AI专家都非常稀缺,客户也希望我们能在这方面赋能。我们过去常说“上云可能最后一公里”,而AI可能需要“三公里”。亚马逊云科技整合专业的服务团队、架构师团队、合作伙伴以及众多的实验室帮助客户“扶上马再走一程”。

    第三,云和AI不能割裂。

    今天AI虽然热门,大家看到了模型和算法,但它离不开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支撑。田锋强调:“从亚马逊云科技的角度来看,当客户需求涉及到AI时,也意味着要全面继承他们原有的云方面的投资,让他们过去在云计算时代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可以完全平移到AI时代。这正是亚马逊云科技作为云服务商的优势所在。”

    因此,亚马逊云科技以“三横一纵”的支持体系集结全球基础设施和云服务、专业的安全合规理念和技术能力、全球资源和合作伙伴网络及行业赋能资源,赋能客户解决数据挑战、助力客户打通应用生成式AI的最后三公里的工程化挑战、从而加速其智能化升级,构建独特竞争优势。

    田锋强调:“对制造企业而言,无论是跨国企业在中国运营,还是中国的本土企业在国内深耕以及全球化运营,我们一直秉承在全球范围,将亚马逊云科技在这些行业所积累的经验和实践进行同步并发挥全球的资源更好地支持客户的全球化发展。亚马逊云科技可以快速将海外成功经验平移至国内,同时中国的成功案例也能反哺全球客户。正是在这样一个互通有无的全球视角下,我们能够实现海内外最佳实践的双向流动与价值最大化。“(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