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业新闻 不用你问,ChatGPT开始每天早上呈上"专属简报",月费200美元用户独享

不用你问,ChatGPT开始每天早上呈上"专属简报",月费200美元用户独享

产业新闻 3

    9月26日消息,周四,OpenAI推出了名为“ChatGPT Pulse”(注:Pulse直译为脉搏)的新功能,旨在将其旗舰产品从被动的问答工具转变为主动提供服务的个人助手。

    作为一项预览功能,ChatGPT Pulse目前仅向Pro订阅用户开放,它会根据用户的聊天历史、偏好以及连接的Gmail和谷歌日历等信息,每日为其生成并推送个性化的主题更新卡片,内容可涵盖新闻、生活建议等。这标志着OpenAI在让AI深度融入用户日常生活、并代表用户采取行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使其在个性化资讯服务领域与谷歌等公司展开了直接竞争。

    核心功能:从“等待提问”到“主动推送”

    长期以来,人们与ChatGPT的互动模式始终是用户发起提问,AI进行回答。这种模式虽然强大,但其局限性在于用户需要明确知道自己要问什么,并且始终承担着推动对话的责任。ChatGPT Pulse的推出,意在颠覆这一传统范式。

    新功能的核心机制是“主动推送”。每晚,ChatGPT Pulse会自动分析用户的多维度数据,包括聊天记录、用户通过“记忆”功能保存的偏好,以及直接提供的反馈。基于这些信息,模型会判断出用户当前最关心、最需要的主题,并在后台通过所谓的“异步研究”自动生成查询和回应。

    次日清晨,用户打开ChatGPT移动应用时,会看到一系列以“卡片”形式呈现的更新。这些卡片设计直观,配有小型插图和主题摘要,用户可以快速浏览,也可以点击展开以获取更详细的内容。

    这些更新内容包罗万象,可能涵盖用户正在跟进的项目后续、符合健康需求的晚餐建议、为即将到来的旅行提供的餐厅推荐,甚至是针对用户兴趣的深度见解。例如,一位经常与ChatGPT讨论太空探索和育儿话题的用户,可能会收到关于NASA火箭发射的新闻,以及结合其孩子年龄的万圣节服装创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每日更新并非永久存在。除非用户选择将其保存为标准聊天对话或进行追问,否则这些卡片会在24小时后自动消失。OpenAI ChatGPT团队的技术负责人萨米尔·艾哈迈德(Samir Ahmed)表示,这种“阅后即焚”的设计是为了避免用户陷入无尽的信息流中,确保该功能是“为你工作,而不是让你不停地刷屏”。

    深度个性化:连接外部应用与用户反馈

    为了提供更精准、更具情境感知能力的建议,ChatGPT Pulse支持用户选择性地连接其Gmail和谷歌日历账户。这些集成功能默认关闭,用户可以随时在设置中开启或关闭,确保对个人数据的掌控权。而一旦选择连接,Pulse的潜力将得到极大释放。

    OpenAI ChatGPT团队负责个性化与生产力的克里斯蒂娜·卡普兰(Christina Kaplan)展示了Pulse如何根据她的日程、过去的请求和聊天历史生成动态内容。例如,基于她计划在团队晚宴前跑步的安排,Pulse不仅为她规划了一条45至50分钟的跑步路线,终点恰好在餐厅附近,还考虑到了时间缓冲和备用方案。

    更贴心的是,Pulse还为她准备了一份“餐厅攻略”,针对她无乳糖的饮食限制提出了点餐建议。

    用户的主动参与是Pulse实现持续优化的关键。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赞”或“踩”按钮对推送内容进行快速反馈。此外,Pulse还提供了一个“策划”(curate)按钮,用户可以点击它来明确告知ChatGPT自己未来希望看到哪些内容,例如“周五给我汇总本地活动”、“提供学习新技能的技巧”或更具体的要求,如“明天重点关注职业网球动态”。

    用户的每一次反馈和指导,都会被模型记住,用于改进次日的推送,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Pulse变得越来越懂用户。OpenAI通过其“ChatGPT Lab”项目与大学生合作进行了早期测试,发现当用户开始主动告诉ChatGPT他们想看什么时,该功能的实用性便开始显现。

    战略意义:迈向“智能体AI”

    ChatGPT Pulse并不仅仅是一个功能更新,它还承载了OpenAI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宏大愿景,即构建能够自主操作、为用户分担任务的“智能体AI”(Agentic AI)。

    在Pulse之前,OpenAI已于今年1月推出了“任务”(Tasks)功能,允许Plus和Pro用户设定ChatGPT在特定时间执行特定操作,如定时发送提醒或生成报告。然而,“任务”功能仍需要用户下达明确指令,而Pulse则更进一步,让ChatGPT自主决定研究什么内容并呈现给用户,实现了从“手动”到“自动”的跨越。

    OpenAI应用部门首席执行官菲吉·西莫(Fidji Simo)将Pulse视为智能体演进的下一个阶段,因为它使ChatGPT能够像真正的人类私人助理一样预测用户的需求。

    西莫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大多数智能体仍然需要被告知做什么,真正的突破将出现在AI助手能够理解你的目标并帮助你实现它们,而无需等待你发出指令的时候。”她认为,这种从聊天界面到主动、可引导的AI助手的转变,将为更多人释放AI的潜力。

    一些行业专家也看到了这种趋势。例如,AI开发者工具提供商LangChain的首席执行官哈里森·蔡斯(Harrison Chase)曾提出“环境智能体”(ambient agents)的概念,即智能体能够持续倾听并在没有明确指令的情况下自动执行工作流和任务。尽管目前许多企业级智能体仍需手动触发,但Pulse的出现,无疑为实现这一愿景铺平了道路。

    OpenAI将Pulse描述为“迈向与AI交互新范式的第一步”。该公司设想,未来的AI系统将能够根据用户的指导,“研究、规划并采取有益的行动”。未来的Pulse版本计划连接更多第三方应用,并可能实现全天候的实时更新,而不仅仅是每日清晨一次。

    现实挑战:在实用性与用户接受度之间寻求平衡

    尽管前景广阔,ChatGPT Pulse作为一项预览功能,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局限性。OpenAI承认,Pulse“不会总是做对”。由于其基于大语言模型开发,成功率会因主题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用户可能会收到关于已完成项目的建议,或者错过一些真正重要的信息。

    此外,市场上也存在一些疑虑。有人质疑Pulse的必要性,担心这种主动推送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与其作为效率工具的初衷背道而驰。另一个潜在的挑战在于,ChatGPT的核心交互方式是对话,这种模式在构建一个无缝的智能体体验方面可能存在先天不足。

    在数据隐私和算法偏见方面,OpenAI也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卡普兰强调,“你的Pulse只存在于你和ChatGPT之间”,其训练数据的使用规则与普通ChatGPT对话完全相同。

    同时,所有推送内容都会经过安全系统检查,以过滤违反政策的有害信息。对于该功能是否可能将用户推入“信息茧房”并强化令人担忧的思维模式,OpenAI的安全团队正在密切关注并设有多种安全过滤机制。

    目前,ChatGPT Pulse仅向每月支付200美元的Pro订阅用户开放。OpenAI计划在收集初步反馈后,将其扩展到每月20美元的Plus用户,最终目标是让所有免费用户都能使用。

    OpenAI并非唯一一家探索主动式“智能主体AI”的公司。包括谷歌、Anthropic在内的主要竞争对手,也都在该领域投入巨资。市场上也出现了类似概念的产品,比如由NotebookLM部分创建者推出的Huxe。

    总而言之,ChatGPT Pulse的发布是OpenAI乃至整个AI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是一次功能上的迭代,更是一次理念上的飞跃,标志着主流AI应用正从一个被动的知识库,演变为一个主动的、能够预测并满足用户需求的智能伙伴。

    在这场关乎“谁更懂你”的全新竞赛中,OpenAI已率先出招,而整个科技行业的“个人助手”之战,才刚刚拉开序幕。(小小)